「領導學」常討論領袖到底是先天的?還是後天培養的?我們兩者要是。
基督徒都該是領袖:
是世上的光,世上的鹽(太五13-16)
揀選我們去多結果子(約十五)
主託付我們去使萬民作主的門徒(太二八19-20)
都有託付、職分在我們身上(林後五18-20)
新約聖經很清楚:
我們都在基督裡,成了新造的人(林後五17)
是照神造的,聖靈榮耀地重生了我們(弗四24)
基督是我們的生命(西三4,加二20,約十四-十五)
聖靈所分賜的恩賜(林前十二-十四,弗四,羅十二)
我們本就有「領袖」的「本質」與「資源」。
但!
我們學基督的,領祂的教,學祂的真理;(弗四20-21)
被聖靈充滿(弗五18),順從聖靈(羅八,加五16-26,六7-8)
唱詩敬拜……一同追求(弗五19-21,提後二21-22)
投身事奉,使所得的恩賜如火挑旺(提後一6-7)
並要脫去行為上的舊人(壞的生活習慣,身體的記憶、肉體及其反應,行為的模式,性格等),穿上新人(弗四20-24)
建立與修正
從生命、心靈的追求起步,也要在實際生活上去操練(提前四7-16)
有人提升管理者,是從他們的「性格特點」、「人際缺陷」去修正。我們也來看看自己有哪些需要修正,不是知道,是去修正。很多都不是說話的智慧,是已成了思維、性格、自動反應,必須經過操練,以新的方式重構新模式。
壞習性:
說人閒話,說三道四,發牢騷……論斷、怨言……離間,分爭分黨
喜歡評論
好勝心太強,比較,急於有表現,常要佔上風
過於強調自己
太想達標
常要添加自己的想法於其他人(你的想法都很好,「可是」或「不過」……)
總先想到負面的、要面對問題
常(易)說了破壞性的言論
易(常)發脾氣
喜歡用「不是」,「可是」,「但」等的否定詞來開頭說話,
好大喜功,誇大成效,隱藏問題……
諸多借口,推卸責任,不敢擔當
冷眼旁觀,循規蹈矩,因循了事
不懂聆聽
不感恩,不稱讚,不欣賞
試試
去與跟自己不一樣的人相處、合作。學習容納大家的不同,也學溝通並達成共識。
在說話前望望主,與主去面對一切。
不遮掩,是就說是,不是就是不是,就算要為真相付出代價。
心口一致
言行一致
坦承失誤,道歉,改正
不要辯解(除非是完全誤會),不讓問題更複雜,多說會使道歉的效果大打折扣
常表示支持,不一定支持提案或事情,要支持人去嘗試、成長、努力……給予肯定(向對方當面/當眾表達)
積極聆聽,多提問,咨詢,預設自己有盲區
不要盲目熱心
跟進自己操練的進度
拋開以往、過程的反覆、「人對我的」反定與定形
從現在開始改變
存盼望和感謝的心啟程,沿途為進展欣賞、感恩、慶祝
必須操,也必須察看自己真正的改進
告訴人我的操練與改正,邀請人幫助與從他們獲得自己的進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