談「追求」,必須設定追求的目標。我們聽信息、讀書......不是為滿足好奇心,不是為達到人認同的水平,不單是為裝備事奉......
我父的事為念
主第一句話、第一個被記下來的問題,也是祂追求的成果:為什麼找我呢?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(或作:豈不知我應當在我父的家裡嗎)?(路二49)
若我們的學識叫我們輕看聖經,對永恆的價值迷糊了,不是帶我們到神面前、更珍愛神......可以肯定這些學識都是世上的小學,走歪了!一切真正的追求,都歸到神的心意,這才有價值。
主追求到怎樣?祂在父的家裡,以父的事為念!不用再東找西尋,祂只會投身在父的事上!十二歲,祂就已經鐵定了這心志!活出這樣的忘我、心無旁物的專注了。
祂的一生就是為此!(來十5-18,約十七)
祂教我們禱告(太六9-10,路十一2),先求父的國與祂的義(太六32-33)......
祂帶人遵行父的旨意(太七21)......
你在追求什麼?
我們都被很多廣告、學說、理學包圍,真的要切切保守自己的心。我們談熱心追求,也談(求)主賜智慧去分辨真有價值的追求,不要什麼都去學。不是書多、博閱就是好。
自從認識余光昭弟兄,就被吸引去親近主,晝夜好好讀(默想)聖經。後知他的博覽,從其他傳記中,很多被神用的人也是勤學的人,也被激勵要好好自學。我在讀完新約兩次、舊約一次後,開始了我的閱讀之旅。由不願看字的武夫,變成了家藏書三千的人。
從1985-2000年,我的學習都專注在聖經與神的事,2000年才逐步博閱其他領域的書;無論怎樣擴闊,都是為著事奉主而閱讀。先專,後因應需要而博,是我的治學之道。有了主的話,我們才能在不同領域裡分辨真知識。我不反對閑讀,也常樂在其中,但不鼓勵「散漫亂讀」,無論怎樣讀,要讀就要揀好書讀。
學習必須有核心、先後、重輕、主幹與分枝......太多人以雜枝當成主幹,有些人隨自己喜好與專長去高舉某些專業......二十一世紀是個更花花的世代;否定絕對、各走各路的混亂世代。我們要更小心!
停一停,問問自己,我們在追求什麼?我們真知道父的心意嗎?我們的人生鎖定在父神的事上嗎?真知道神的心意竟就是我們人生的意義嗎?
愛的真諦(2)捨已與真愛
愛的源頭與湧流 主教我們愛,是以祂自己來愛,讓我們經歷到祂的愛(約十三3-17)。祂賜下新的命令,是主怎樣愛我們,我們也要怎樣相愛(約十三34)。 愛是遵守主的命令 主為愛祂下了定義:有了祂的命令又遵守的(約十四15,21) 在我們心中當只有一位主,人不能事奉兩個主(太六24) ...
-
約三16 何等神! 萬物與其中定律,人所知極少;神的愛與其作為,人不能測透(詩一三九6,14,傳三11;弗三18-19。參:伯三六22-26,傳八16-17)。 我們當謙卑尋求,神是可尋求可被我們認識(申四29,賽五五6,何六1-3,耶二九13-14,代上二八9,下十五2,4,...
-
Pray to God(Acts10:2, Phil4:6-7) Father(Matt6:6) Lord of the harvest (Matt9:38) With God anything can be said. Without God what is said ...
-
聖靈,從上頭來的能力,你怎樣看「被聖靈充滿」,「滿有聖靈」in the power of the Holy Spirit 。我們小看聖靈,信心就小,想望也小,禱告就散漫或不禱告,無能力,無影響力。當我們真知道聖靈是誰,就醒覺自己的生活,心靈,事奉,距被聖靈充滿差太遠。心萌生更大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