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9月22日 星期五

不可少的一站--何烈山(申一2)

以色列在曠野四十多年中,經過很多站(民三三),作者用很短的一節,標示了的兩個關鍵:
何烈山:選民的根基,預備得地(申八1)
加低斯巴尼亞:飄流的原因

何烈山,神的山,在摩西、約書亞、以色列、以利亞(王上十九)都是極重要的地方;與神相遇,領受使命的地方。

神造就我們的方法:
  1. 曠野,不受搔擾,專心親近神
  2. 確定託付(信主揀選我們:參可三13,太二八16-20)
  3. 三日自潔,預備人心(參何二13-三3)
  4. 足夠時間去享受、領受,直到神说:夠了,起來行動……(申一6)
  5. 神親臨、說話(人人見,聽到):人活著是靠神口中的話(申八3),經歷神自己,只見神蹟是不夠!
  6. 法版,刻寫為證(出二四4,三一18,三二15-16,三四28):不是立法(以色列人的誤解,出二十18-21),是立約(雙方關係,出二四3-8,不單人的立志,也靠祭牲的血)。神一直要人情願!
  7. 是傳道、教訓,不是轄制:要人明白而心悦誠服去行(出二四12,申四9-14)
  8. 造會幕,立祭司:敬拜的中心,繼續親近神;繼續享(隨著)神的同在。(出三三15-16)

超過言語的情愛交流

與祢成一靈,太美妙的親近。 勝似面對面,比心旁更近, 一抬頭一舉手,心信眼一看, 祢全收到,我未言一念, 祢都知透,祢即有反應,我感受到 祢一一回應我,我即意會得到。 誰能像祢這樣,最深知我,常最知我。 求聽我的聲音,全知我每一意念。 不能也不用一一傾訴,心知心的一刻盡傾, 超過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