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時候是正好遇見神,好好親近神呢?
我們可充滿信心盼望地渴求,從今日起步,再渴求!
我們都羡慕摩西兩次被召到山上,四十晝夜與神相會,但他第一次在何烈山上遇見神,是他消沉的時候,對神的認識很有限;卻與神長長的對話,被神差派去翻開歷史關鍵的一頁。(出三-四17)
雅各在瑪哈念見到神的使者,他仍憂心仍想靠自己的計謀,去應對他心中所怕的。想不到,這時候主來與祂摔跤,直到黎明了,主為他改名以色列。神要他再上伯特利,就是他逃避哥哥時,在異夢中遇見神的地方。神在那裡再確立他的新名——以色列。(創三二,三五1-15,二八10-19)
以利亞經歷「大戰」後耗盡,在羅騰樹下求死,躺下睡著。卻經歷了主兩次來叫醒他,他頭旁那瓶水與炭火並炭火燒的餅。不再是烏鴉、溪水或寡婦,是主親自照顧他。這是主何等的親近!兩次睡覺與吃喝(再添了水,再燒了餅)……他走到何烈山,直到他聽到微小的聲音,走出錯誤的心思,領受新的託付。(王上十九)
約伯與三友越談越混亂,以利戶也未能使他平靜,神在這時從旋風中回答約伯,連續過百條問題,竟使約伯靜下來回答神,醒覺「我從前風聞有祢,現在親眼看見祢。」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,超越了各種的痛苦。(伯三八-四二6)
以馬忤斯路上那兩人,不信主復活的明證,卻又談論著,又走上離開的路。主卻走近迷糊又太遲鈍的他們,聽他們傾訴心中的失望……又細查舊約指著自己的預言。直到日已平西,他們留下主,當主擘餅時才認出是主,回想一路因主的話心火熱起來。他們不再怕夜,即回去作主復活的見證。(路二四12-35)
誰有神的耐性慢慢說服摩西……慢慢與雅名整夜摔跤(明明只要摸一下他的大腿窩)……守候著沉睡的以利亞,一再問他直到他能聽到……靜靜地聽約伯與三友的論戰,又慢慢提問約伯……在路上慢慢聽他們,慢慢查經,又與他們坐席……問題是我們有沒有給祂時間。
是祂一直在就近,在人意想不到的時候,消沉不振的時候,大惑不解的時候,祂臨在!不是說我們可以不尋求祂,等祂來。不,只想我們看見祂的心,好好親近祂和深深經歷祂,都不是根據我們的行為,都是出於祂,祂更先更主動!
可能你心像浪子在歸家的路上,你將遇到衝來擁抱、連連親你的父。
不要受控告,不要看自己或解不明的遭遇……祂看著我們,祂知透我們,知道怎樣幫我,助我經過一切。
現在就可以好好親近祂!祂必親近你!隨時祂都可以忽然臨在,何況我們去尋求他呢。我們親近神,神真的必親近我們。親近神,我們會改變、升起、昇華,也必影響身邊的人和神心意的成就。
想想保羅在大馬色路上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