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心的心思
我們來從神與祂的密友們的故事,學習信心的功課。盼望我們各人,也有神和自己的故事。
摩西一生分三個階段
40歲,80歲,120歲(徒七20-38,申三四7)
他生於黑暗的時代,但環境,遭遇不是最影響,有神奇妙的手在保存,祝福他;關鍵在於他的心被什麼影響:
40歲前,媽媽的聲音,知道自己是以色列人。勝過埃及的一切榮華!
80歲前,自己的聲音,消沉了40年。他在神面前一再否定自己。在神的山上遇見神,與神詳談,改變他一生。(出三-四17)
120歲前,神的聲音,回埃及更倚靠神……最少兩次40晝夜在神的山上,素常在營外的會幕。(出三三7-11)遇見神,深深經歷神,必會使我們繼續親近到;與神近,聽神話,沿途多行奇事神蹟,完成主所託(徒七36)。
何烈山的歷史,摩西成了親近神的人,領受和傳遞神話語。神與他說話,就如人與朋友,面對面說話認識一樣。(申三四10-12)
約伯有三個階段
與神密友之情(伯二九4)
遭難與爭辯之時(伯三-三一)
旋風中與神詳談後蒙更大的福(伯三八-四二)
1)信心的靜默:約伯在接連的打擊中(遭遇與太太的聲音),以往與神的恩情,使他存信心,專注神和神一直的恩,不以口犯罪(伯二10)。
2)無知的言語:七天七夜的痛苦之後,他咒詛自己的生日,引爆與好友的論戰。以往的恩支撐不了,他未得到神當下的支持。朋友們錯誤的論點,誤解他指控他,使神的旨意不明,使他更自視,追問神……在他最後的申訴中,充滿「我」,對神很多誤解,什至「投訴」……(伯三一)
3)神旋風中的回答(再沒有其他聲音,連他自己也靜下來,只有神的聲音):從神的話中,可見神一直在聽他們。神一一回應,首先與約伯來私人的詳談。神連環提問,我相信神的提問中也留有空間,要他回答,只是他無言以對(伯四十2-5)。在神的話中,他有真正的轉變,得勝了。懊悔了,如從前只是風聞神,現在親眼看見神。他和神,和朋友們到更新的關係,重新蒙福,更大的福。
以利亞墮入誤區
以利亞多榮耀的先知,神帶他禱告事奉,帶領照顧他(王上十七);
時候到了,帶他以一大勝假神的眾祭司;禱告,大雨就降下。(王上十八)
大大勝利的他,因「見這光景」,不再專仰望神。(王上十九)
在他的心思中像忘了神一直神蹟的照顧,神變得像「旁觀者」。忘了俄巴底,或聽不進俄巴底的話,還有一百個先知!他自困在虛假的「自以為」,放大到使他絕望,只剩下他一人。
他將僕人留下了,獨自逃跑。錯誤的心思,會使我們做更多錯誤的決定。他置自己於更孤獨的境地,到羅騰樹下求死。內心的孤單感,使他無力,耗盡,「罷了」。
其實,那是神最關愛他,親近他的時候。
他走不到溪邊,主打來一瓶水;
不再吩咐烏鴉,不再藉著寡婦,主親自烤餅;
不是燒盡一切的大火,卻起了燒熱烤餅的石頭,也給他夜裡的保暖的火。白天有樹作遮陰。
放在頭旁的水和餅,好像在醫院的設置。安排周到。
到時候,就來拍醒他(最溫柔的叫醒人方法,最有愛),享用熱餅與水。
不用多言,再睡吧;主又預備第二餐,添水,烤餅……第二次拍醒他。
到神的山,神兩次問他,有微小心聲音與他對說,告訴他真情,更新他,賜下新的事奉,不是他一個人。
真理的信心思想Vs錯誤的心思。
信心需要真理,誤解神即打差信心。魔鬼用盡謊言,毀謗,假像,謬理……來攻擊我們。以利亞,摩西,約伯,約拿都因想錯了,而曾向神求死。
錯謬,虛渺的心思都在打擊信心,直到我們接觸真理(真相),接收真理,才能活出真理。
我們心靈每日在接收什麼信息?有些長年接收的錯誤觀念已很牢固,必須夠時間去親近主,聽主,天天體貼聖靈,想聖靈要我們想的,讓聖靈更新變化我們。
成為自己見證的道(啟十二11)。